骆驼和羊教案

时间:2024-07-14 12:45:41
骆驼和羊教案

骆驼和羊教案
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,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,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。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骆驼和羊教案,欢迎大家分享。

骆驼和羊教案1

教学目标

1.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本课9个生字:“做、证、园、伸、举、肯、步、牛、各”;积累部分词语,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写“园、证、牛、各”。

2.朗读课文,能在老师指导下读出动物的不同语气,并能分角色演一演。

3.学习认识“大口框”,在描写过程中掌握全包围结构汉字的笔顺规则。

4.培养学生静心倾听的习惯和用规范、完整的话表达意思的能力。

教学重点和难点

1.认识本课10个生字,并学习“月字旁”。正确描写“认、评、证、说”。

2.通过本课学习,使学生懂得只看到自己的长处,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。

教具学具

生字卡片、骆驼和羊的头饰。

教学过程

(一)谈话导入:

1.今天,我们要学习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。(出示图片:骆驼和羊)它们是谁?

2.揭示课题:12骆驼和羊

3.齐读课题。

(二)读课文,学习生字。

1.看图,听录音,想一想:骆驼和羊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?

2.学生交流,(出示第一节)学习生字:“矮、证”

(1)矮:注意字形,尤其是左半部。

(2)证:开火车读,注意后鼻音。

3.骆驼和羊是怎么争论的呢?请你用“------”画出骆驼说的话,用“~~”画出羊说的话。

4.四人一组,小声读读骆驼和羊说的话,想想它们说话时会用什么语气?

5.每组推荐两位同学分角色读骆驼和羊的话,大家评议。

6.学习第2、3节。

(1)轻声读2、3节,边读边想:骆驼和羊各做了一件什么事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?

(2)交流。小组自主学习生字:园、伸、腿、肯、认、输。

(3)反馈:园、肯:注意读准音。

腿:指指你的腿,书空这个字,认识“月字旁”说说还知道哪写“月字旁”的字。师写,了解“月字旁”的字大多与人体有关。

伸:读准音,作动作。

输:注意右半部分书写。

(4)从图上哪些地方能看出骆驼很容易就吃到了树叶?

(5)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四句,边读边做羊吃树叶的动作。(如:抬、扒、伸)

(6)谁能把骆驼和羊吃树叶时的样子有语气地读出来。

(7)骆驼用这个办法证明(高比矮好)

(8)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。

(9)指名读课文,边听边想:羊用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看法对?骆驼在门前有什么表现呢,请你画出表现骆驼动作的词。(跪、低、钻)

(10)小组赛读第3节。要求:比一比,哪组读得最有感情。

7.学习第4节。

(1)骆驼和羊都不肯认输,所以只能找老牛评理。读读第4节,看看老牛怎么说?

(2)学习生字:评、理

评:读准字音(后鼻音)

理:注意字形。

(3)读读老牛的话,说说老牛的话是什么意思?理解:“长处”、“短处”。

(4)你能用不同的句子说一说吗?出示句型:……只看到……而看不到……

(5)(出示:,这才是对的)补充完整,注意不要与别人说的一样。

(6)如果你就是骆驼和羊,听了老牛的谈话,你会想些什么,说些什么呢?(演一演)

(三)复习巩固指导书写

1.有感情地朗读全文。

2.游戏:看谁眼睛亮。(读字)

3.游戏:羊儿吃青草。(读词)

4.出示四个字:证、评、说、认。比较四个字的异同点。

5.小组合作自学:(1)想笔画、划笔顺(2)看位置,认重点

6.学生书写,师巡视指导。

教学板书

10骆驼和羊

骆驼长得高好吃到了树叶

羊长得矮好走进园子吃草既要看到长处,又要看到短处

老牛各有长处和短处

本课第2、3节的句式基本结构相同,因此这两节内容就可有所侧重地去学。我让学生找出骆驼和羊不同的动作来体会它们各自的长处和短处。在这一过程中,朗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羊吃树叶的不易,进而感受到骆驼在这方面是占优势的,因此骆驼是很得意的。反之,羊也有自己得意的时候,而那时又是骆驼沮丧的时候。这样一来,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骆驼和羊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,最后老牛的话也就容易理解了。

扮演角色表演故事情节,学生兴趣较浓,让学生从自主参与学习中主动感悟了文章蕴含的道理,“想——说——做”深化了学生对语文的理解,突出了教学重点。

骆驼和羊教案2

教学目标:

1、学会本课十个生字及组成的词,并认读“肯、脖、输、跪”四个二类字。

2、能把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。

3、通过看图和学文,教育学生懂得全面看待自己别人,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。

教学准备:

1、课前让学生总结自己的短处和同学的有哪些长处。

2、《骆驼和羊》的幻灯片、本课重点段落的幻灯片、词语卡片。

教学流程:

一、看图导入:

同学们,(指着投影出现的骆驼和羊的图)画上画的是什么?它们长得怎么样?(学生各抒己见,预设学生心理:骆驼长得高,羊长得矮。)

就因为一个长得高,一个长得矮,两人都认为自己的高好,自己的矮好。于是就发生了比一比的故事来了,大家想不想知道?(齐读课题:第十五课《骆驼和羊》指导读好“骆驼”一词。)

二、读文、看图、初知内容。

1、请听故事。――(听课文录音,起范读效果。)

2、自由读,提出自读要求:

(1)读准字音;

(2)全文有几段?有几幅图?每一段和哪一幅图对应?

3、检查并认读生字新词:骆驼、他们俩、围墙、茂盛、摇头、很窄、大模大样、评理。

4、分组、指名分段读课文。

三、合作、探究、感悟词句。

1、看各张投影片,思考:骆驼和羊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?

2、四人小组合作、探究。(预设学生心理:他们为高好还是矮好而争论,都在夸耀自己的长处互不服气,所以争论起来。)

4、分角色朗读第一段,注意读出他们俩的傲慢、肯定的语气。

5、指名感情读第一段的两句话:

骆驼说:“我可以做一件事情,证明高比矮好。”

羊说:“我也可以做一件事情,证明矮比高 ……此处隐藏20739个字……10、同桌分角色朗读,读出羊的洋洋得意,读出骆驼的狼狈不堪。

11、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,找出里面的一组反义词,说说他们要怎样做才是对的?

(三)拓展练习

1、如果骆驼和小羊来找你评理你该怎么做?

2、续编故事《骆驼和羊》

骆驼和羊教案15

一、教材分析

《骆驼和羊》是一个寓言故事,故事中骆驼和羊在争论是长得高好还是长得矮好,最终老牛告诉他们:“你们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,看不到自己的短处,这是不对的。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要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,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。课文语言生动,文中的对话充实展示了每个角色的特点,所以本课在设计时可以抓住对话进行朗读训练。

二、教学目标

1.借助拼音并在课文的不断复现中识记“骆、驼、证”等9个生字,会正确认读多音字“模”;能正确写“骆、驼”这2个生字;借助插图、动作表演等方式理解“扒在墙上、大模大样”等词语的意思。

2.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,通过补充提示语读好骆驼、羊和老牛的话,能积累并背诵老牛说的话。

3.通过品读感悟和联系生活实际懂得要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,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。

三、教学重难点

教学重点:理解老牛的话,学会取长补短。

教学难点:理解老牛的话,理解“扒在墙上”、“大模大样”的意思。

四、教学流程

一)创设情境,故事导入

1.故事导入:这一天,森林里的两只小动物为了一个小问题争论不休,想知道是哪两只小动物在争论吗?

2.(出示骆驼和羊的图片)师:谁能叫叫他们的名字?指导学生读好“驼”的轻声,引导学生关注“骆驼”的偏旁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。

3.根据图片说说骆驼和羊在外形上的特点,相机板书:骆驼(字体较大)羊(字体较小),教师板书“骆驼”提醒书写要点,学生跟着教师书空。

二)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
1.自由读课文,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。

2.检查初读。

出示:(加线字注音)

证明茂盛认输又窄又矮

跪下前腿往门里钻扒在墙上

大模大样

(1)自由读词语。

(2)小老师带读。

(3)关注第二行的词,加线的字都表示动作。出示:扒在墙上,趴(pā)在桌上,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及做做趴在桌上的动作来区别“扒”和“趴”。

(4)出示:大模大样,做航模(mó),区分多音字“模”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。

3.再读课文,思考:骆驼和羊在争论什么?(用上“因为??所以??”)

三)合作学习,品读课文(过渡)师:你从第几自然段找到他们在争论呢?

1.学习第一自然段

(1)自由读第一自然段,读完后用“——”画出骆驼说的话,用“~~~”画出羊说的话,然后再读读他们说的话。

(2)指名读骆驼和羊的第一次对话,思考他们在争论什么。板书:高、矮。 (3)指名读第二次对话,说说第二次对话讲的是什么。(他们都要做一件事证明自己好。)

(4)加提示语进行朗读训练,课件出示:( )地说。自信、得意洋洋、骄傲、自豪、不服气……

(5)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。指导读出他们俩自信、互不服气的语气(过渡)师:从他们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骆驼和羊都不服气,那他们又会怎么证明自己说的话呢?请你读读课文的第2、3自然段。

2.学习二自然段

(1)学生自由朗读第二、三自然段。

(2)出示第一幅插图,说说他们来到了什么地方,看到了什么。指名读第二自然段,看看课文中是怎么写的。

(3)理解“他们俩”是指谁,“俩”又是什么意思。交流后出示句子:园子四面有围墙,里面种了很多树,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。指名读句子,根据插图理解“围墙、茂盛”。指导看图:骆驼和羊在干什么?从图上看高好还是矮好?

(4)再读第二自然段,用“——”划出骆驼和羊吃树叶的句子。大屏幕出示句子: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。羊抬起前腿,扒在墙上,脖子伸得老长,还是吃不着。自由读,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?谁先来读读骆驼怎么做?个别读。此时的骆驼心里怎样?(高兴)个别说,个别读,大组读。此时的骆驼心里还感觉?(得意、骄傲、自豪)个别说,个别读,齐读骆驼很容易就吃到了树叶。师过渡:那羊呢?用O圈出描写羊动作的词(抬、扒、伸,多媒体将这三个字显红)。学生边演边读羊吃树叶的句子,师提问:从羊一连串的动作中看出什么?(费劲、困难)

(5)师:看来在高高的围墙前还是高好。这不,骆驼说话了,去读读它的话。出示句子:骆驼说:“你看,这可以证明了吧,高比矮好。”自由读,个别读。此时的骆驼(骄傲、得意、自豪)大组读,齐读。

(6)可是羊呢?齐读“羊摇了摇头,不肯认输。”师过渡:它又是怎么做的?请你读读第3段,找找答案。

3.学习第三自然段。

(1)出示第二幅图,看图说说,他们俩又看到了什么,怎么做的。从图上看是高好还是矮好?

(2)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段,边读边想:他们又看到了什么,是怎么做怎么说的。

(3)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,通过表演理解“大模大样”,借助图片理解“跪下前腿,低下头”等来加深对词句的理解。

(4)指导朗读,朗读后思考:羊用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是对的?

(5)师生合作读第三自然段,师:羊用自己的办法证明了矮比高好,可是骆驼呢?生接——骆驼摇摇头,也不肯认输。

4.学习第四自然段。师过渡:这样比下去可不是办法呀,因为谁也无法说服谁。小朋友们,如果他们请你评理,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呀?

(1)学生练习说话,师生交流。

(2)看,最主持公道的牛伯伯会怎么说呢?出示:老牛说:“你们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,看不到自己的短处,这是不对的。”指名读,指导读出老牛的语气。读后说说这里的“长处”指什么,“短处”又指什么。联系课文说说骆驼和羊的长处、短处各是什么。

5.小结:通过羊和骆驼比高矮的故事,让我们明白了“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的长处,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”。我们应该取长补短(板书:取长补短),这样才会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。看这样的告诉我们道理的故事我们可以叫它为“寓言故事”(板书),小朋友们在课后可以多去看看寓言故事,如《伊索寓言》等。

6.口头完成作业纸,班队课进行交流

我的优点:

我的缺点:

我的努力:

四)指导书写

1.出示生字“骆、驼、茂、腿”,读字并扩词。

2.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。(关注“茂”的下半部分,“腿”的右边部分)

3.学生书写,教师巡视。

板书:

骆驼和羊(寓言故事)

骆驼羊老牛

高好矮好各有所长,各有所短

取长补短

《骆驼和羊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