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兰诗教学设计
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,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,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木兰诗教学设计,欢迎大家分享。
木兰诗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:
分析形象,探究主题。
教学重点:
创造性复述故事情节,分析人物形象。
教学难点:
文章详略安排的巧妙用意。
教学资源及手段准备:
学生日记中想象的画面朗读法背诵法讨论法
教学思路:
先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,并让两位学生谈自己的背书心得;再分享学生日记中描述的想象故事情节的画面,让学生学习创造性复述,学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体会,实现个性化阅读;最后,解决本课的问题——“文章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?”
为解决此问题,先让学生归纳故事情节,从中体会文章表现了木兰怎样的优秀品质;接着,让学生找出文章是怎样安排详略的?最后,引导学生思考: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?从而,得出文章的主题:赞美了花木兰的优秀品质,表达了爱国爱家的思想感情,歌颂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情怀。
在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,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之情,思考自己爱国的方式。
教学过程:
一、抽查背诵:
请学生举手背诵,并请两位学生介绍自己的背书心得。
二、创造性复述故事情节:
展评学生日记。
按照段落顺序,依次展示七位学生的日记,并点评其想象的优点,如加入“心事重重”的心理,突出了思念之情,体现了人物品质,运用了对话、动作描写,添加了人物神态等。
三、分析文章详略安排的剪裁特色:
(一)请一生朗读后概括故事情节。
(二)思考:
你喜欢本文塑造的木兰形象吗?你特别欣赏她的哪一点?请结合诗中描述,用下面句式来发表你的意见。
“我喜欢木兰,因为她____,你看____。”
由此,归纳出木兰的优秀品质:机智勇敢、忠孝两全、勤劳朴实、热爱生活、深明大义、不慕名利等。
(三)讨论:
对木兰的描写,哪些详写?哪些略写?
明确:除“征战沙场”略写外,其余详写。
(四)探究:
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?用意何在?
明确:1、围绕“木兰是女郎”安排详略,以丰富女英雄形象。
2、突出主题:赞美了木兰的优秀品质;歌颂了“巾帼不让须眉”的爱国爱家之情。
四、拓展延伸:
(一)你还知道哪些知名女性?与大家交流。
学生发言。
木兰诗教学设计 篇2一、以“导读”切入课文教学
(屏幕显示)
《木兰诗》,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,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。
这首诗,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,充满传奇色彩。千百年来,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,家喻户晓,深受人们喜爱。全诗明朗刚健,质朴生动,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。
二、朗读课文,明确段意
1、把重要的字词发音读准确
机杼(zhu)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
胡骑 朔气 金柝 策勋 赏赐 溅溅
啾啾 霍霍 旧时裳
2、第一次朗读。要进入情境。
3、第二次朗读,要明确每一段的大意,就是,每一段究竟是写什么呢?
4、师:我发现了这篇课文的一个秘诀:可以用每一节诗里面的句子来概括段意,但是我只告诉你们一半的秘密,另一半的秘密,你们马上就可以从我的点拨里感受到。
学生朗读第一节。老师概括段意:“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。”
学生朗读第二节。老师概括段意:“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”
学生朗读第三节。老师概括段意:“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。”
学生朗读第四节。自己概括段意:“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”
学生朗读第五节。自己概括段意:“愿驰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”
学生朗读第六节。自己概括段意:“同行十二年,不知木兰是女郎。”
学生朗读第七节。自己概括段意:“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。”
师:大家的聪明在哪儿呢?聪明在发现规律了,从规律里面能够提炼出段意。这首诗几乎每一段的最后一句,都是可以用来概括段意的。
三、选段品析,介绍写作手法
(屏幕显示)
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
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
师:这节诗分几个层次?——三个。
你们要品析这一段写出了哪些内容,还要品析哪些字用得特别的美,特别的精致……
(学生思考 做批注 发言评点)
(屏幕显示)
表现了:
征途之遥
征战之勇
军旅之苦
百战之烈
十年之艰
——字字千金,惜墨如金
师:1、请大家积累一个“戎”字。“戎”,古代兵器的总称。“戎”就是军队、军事,由于这个含义,就有了“兵戎相见”这个成语,就是打战。“投笔从戎”,指的是文人不写文章了,去打战。“一身戎装”写的是军人穿的军服。“戎马生涯”指的是一辈子就是在打战里面过来的。“戎马倥偬”这一辈子就在战斗了,感觉忽然就过去了。“戎机”就是战争、战斗、军事。大家看,“戎”字很古老,但是并没有远离我们。
2、还要积累一项修辞——互文。大家做笔记。上下句或若干句,它们的意思是互相交错、兼顾、补充的,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互文。“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”“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”“开我东阁门,坐我西阁床”“当窗理云鬓,对镜贴花黄”,这些句子句与句之间,彼此交错,互相补充。
3、还要有一个积累,四字词语:惜墨如金。
(屏幕显示)
爷娘闻女来,出郭相扶将;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;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开我东阁门,坐我西阁床,脱我旧时袍,著我旧时裳,当窗理云鬓,对镜贴花黄。出门看火伴,火伴皆惊忙,同行十二年,不知木兰是女郎。
师:几个层次?——三个
(屏幕显示)
例说这一节语言表达的传神之美。
(学生思考 发言评点)
(屏幕显示)
传神的动作描写把爷娘的“疼爱之心,阿姊的“喜悦之态”,小弟的“快乐之情”,以及木兰的“闺中情怀”“女儿本色”和伙伴们的“惊讶之态”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师:1、继续积累:一个“阁”
字。“阁”,一种架空的小楼房,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,就是楼阁。《木兰 ……此处隐藏29986个字……不能念zhū,左旁偏旁从“木”,不能与“抒情”的“抒”相混.
可汗:kè hán,专用名词,不能念kěhàn.
鞍鞯:jiān,马鞍下的垫子,不能念jiàn.
辔头:pèi,缰绳.
燕山:yān,山名,不能念yàn.
胡骑:jì,战马,不能念qí.
戎机:róng,军事.与“戍”的念shù,当防守讲,形音义都不相同.
朔气:shuò,北方.
金柝:tuò,打更用的梆子.与“析”的念xi,当劈开讲,形音义都不相同.
红妆:zhuāng,装饰,打扮.
著我旧时裳:zhuó,穿.与“著作”中的“著”,念zhù,当写讲,形同而音义不同.
傍地走:bàng,靠近,临近,此处引申为贴着.
注音
唧唧jī 溅溅jiān 啾啾jiū 霍霍huò
4.阅读文言文,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语,请积累本诗的一些重要字词.
多音字:
通假字:
对镜帖花黄:帖,同"贴".
出门看火伴:火,同"伙".
词语补释:
唧唧:织机声.一说叹息声.
复:又.
当:对着.
户:门.
机杼:指织布机.杼:机梭.
惟:只.
何所思:想的是什么,即"所思何".所思,名词性的"所"字结构.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,宾语前置."何所忆"与此同,意思是“思念的是谁”.
无所思:没有思念什么.
军帖:军中的文告.
可汗:古代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.
点兵:征兵.
军书:指征兵的名册.
十二卷:指多册.
爷:与下文“阿爷”,均指父亲.
长兄:兄长.
愿为: “愿为(之)”的省略,意思是愿意替父出征.
市: “买”.
鞯:马鞍下的垫子.
辔头: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.
旦:早晨.
但闻:只听到.但,只.
溅溅:流水声.
胡骑鸣啾啾:胡人战马啾啾的叫声.胡,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.骑,旧读(jì),这里作"战马"讲.现统读为qí.啾啾: 战马嘶叫声.
戎机:战场.戎,军事.
度:过.
朔气:北方的寒气.
金柝:军中守夜打更的器具.此指打更的声音.
寒光:清冷的月光.
铁衣:铠甲.
百战死:多次战斗出生入死.
壮士:指木兰等.
明堂:朝廷.
策:本义为竹简,此处用为动词,“记下”.
十二转:指多次.
赐:赏给.
百千强:百千有余.
不用尚书郎:不愿作.尚书郎:尚书省的官.尚书省为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.
驰千里足,希望骑上千里马.驰,动词,使……驰,这里可译为"骑上".
重点实词:
郭:外城.
扶将:扶持.
将:扶.
霍霍:磨刀的声音.
阁:指闺房.
著:同“着”,穿.
云鬓:象云样的鬓发.
帖:同“贴”.
花黄:妇女脸上的一种装饰.
火:同“伙”.
扑朔:爬搔.
迷离:眯着眼.
傍地:贴着地面.
走:跑.
安: “怎么”.
提示及答案:诗中屡次提到一些数字,如:"军书十二卷"、"策勋十二转"、"同行十二年"、"壮士十年归".其实,"十二"是极言其多,"十年"不过是举个成数,都不能认作确实的数字.这样的运用数字,不拘泥事实,和开头写木兰当户织的情景,结尾吟唱者的话,还有中间的"东市买……北市买……"、"爷娘闻女来……小弟闻……"两节,都体现了民歌的特点.
古今词义:旦(早晨)辞爷娘去(古:离开;今:前往)
卷卷有爷(古:父亲;今:爸爸的爸爸)名
著(穿)我旧时裳(古:cháng裙子;今:泛指衣服)
同行(古:háng,行伍,泛指军队;今:同行业的人)十年
双兔傍地(靠近着)走(古:跑;今:步行)
两条成语:磨刀霍霍,朔迷离
5. 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.
依据故事的发生、发展和结束,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?各写出了什么?
学生回答,教师明确:可以分为五个部分.
第一部分(1-2),写出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.
第二部分(3),写出木兰准备出征和奔驰征途.
第三部分(4),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.
第四部分(5-6),写出木兰功成身退,返回家乡.
第五部分(7),吟唱诗歌的人赞美木兰.
如果有学生把前三段合为一个部分,或把第7段与前两段合为一个部分,也都有道理,应予肯定.
1父从军, 踏上征途;2赴前线,十年征战;3朝辞官,亲人团聚;4喻赞美,讴歌英雄.
情节 --性格
停机叹息--勤劳善良
决定从军--忠孝两全
征途思亲--坚强勇敢
征战沙场--英勇善战
凯旋辞官--淡泊名利
团聚改装--热爱和平
设喻回答--谨慎机警幽默风趣
6.朗读指导
“东市......长鞭”:急骤跳跃,活泼明快
“旦、暮”重读,上下句之间要读得似断实连.“不闻、但闻”重读,两句要前轻后重,读出对亲人的眷恋之情.
“爷娘闻女来......向猪羊”:热烈欢快,起伏跳荡前高后低
“开......坐......脱......著......当......对”:动词要读得响亮,极力表现喜悦之情
“出门......是女郎”:赞美惊叹
朗读节奏:
这首诗是五字句,读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顿,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据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顿,或一字二字停顿.
例如:唧唧/复—唧唧,木兰/当户—织,不闻/机杼—声,惟闻/女—叹息.
三、共同探讨
1.二百年来,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?请根据课文进行探究分析.
明确:(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多方面的,教师结合课件适当引导并指导学生诵读)
诗篇由“唧唧复唧唧”引出“木兰当户织”,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.“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”,这组对偶句表现出木兰停机不织,只是连声叹息,设置悬念,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母亲的发问,木兰的回答(板书:母问女答),富有生活实感,写出了故事的开始.
木兰想到了什么?“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,军书十二卷,卷卷有爷名”,“军帖”的夜传,表明了军情紧急.